【即食新聞】臺北米其林明年春天發佈,龍吟、Robuchon呼聲最高

作者:Jocelyn Chen

 

繼東京、香港/澳門、新加坡、首爾、上海、曼谷之後,臺北為米其林進軍亞洲的第 7 個城市,第 30個發行米其林指南的城市。

 

至於以街頭小吃聞名的臺北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米其林欽點餐廳,TastyTrip 認為 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龍吟等呼聲最高,可望摘 2 星。

 

 

這次臺北米其林不是由國際總監 Michael Ellis,而是米其林的中國區負責人 Bruno de Féraudy 率眾到臺灣宣佈,可推估這次臺北的評鑒團隊主要是由香港及上海相關人馬。

 

如同上海的米其林榜單跟香港榜單息息相關,因此在香港或是上海拿星的餐廳在臺北摘星的勝算較大。預期 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 有機會拿到 2 星,而臺北祥雲龍吟整體表現優於香港,也有機會拿下 2 星,但 3 星餐廳可能從缺。

 

Joël Robuchon 和旗下得意門生 Olivier JEAN

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
Le Homard Bleu de Bretagne 布列塔尼藍龍蝦佐辣味龍蝦湯
臺北祥雲龍吟
本文作者 Jocelyn Chen(中)與臺北祥雲龍吟主廚稗田良平 Hieda Ryohei(右),以及臺北「故宮晶華」執行總監楊惠曼 Mandy Yang(左)
臺北祥雲龍吟菜品:臺灣黃牛沙朗
臺北祥雲龍吟菜品:夏季野菜 溫泉蝦
臺北祥雲龍吟菜品:甘鯛 羅臼昆布 夏季白蘿蔔 清新柚子香氣
臺北祥雲龍吟菜品:蓮子羊羹 和三盆糖蛋白霜

不過臺北仍有許多 1 星水準的餐廳有待米其林讓他們站上國際舞臺,像是具有臺灣風味的法式餐廳 Taïrroir 態芮,在香港曾經拿過 1 星的鼎泰豐,在臺北的總店或是其他分店有機會摘星。

 

本文作者 Jocelyn Chen(前) 與 Taïrroir 態芮主廚 Kai(中),以及香港米其林二星 Ta Vie 主廚 Hideaki Sato(左)和新加坡米其林二星 Odette 主廚 Julien Royer (右)
Taïrroir 態芮菜品
Taïrroir 態芮菜品
Taïrroir 態芮菜品
鼎泰豐菜品
鼎泰豐菜品

 

而在上海拿到 1 星的老乾杯是走高檔路線,臺北老乾杯的則是走親民路線,能否入榜有待觀察。

 

在臺北薈萃雲集的日本料理也有機會摘星,像是東京 2 星南青山海味的天本正通的弟弟天本升吾 Amamoto Shogo 到臺北執掌的天本壽司,目前非常難預訂,必須要等待數月甚至一年。

 

天本菜品
天本菜品
天本菜品

 

還有米其林 3 星主廚神田裕行的大弟子和知軍雄領軍的謙安和,有機會摘下 1 星,甚至 2 星。臺灣的日本料理水準頗高,預計有更多日本料理能夠入榜,例如匠樂、西華小馬、足立等。

 

本文作者 Jocelyn Chen 與謙安和主廚和知軍雄
謙安和菜品
謙安和菜品

 

入選亞洲最佳 50 餐廳的 Mume 可望摘 1 星。另外也是亞洲最佳 50 餐廳的 RAW,由於在臺北是走 Bistro 形式,以菜式來評斷,原本應該可以摘下 1 星但由於江振誠婉拒米其林,可能無法入榜。

 

Mume 菜品
Mume 菜品
Mume 菜品
Mume 菜品

其他知名的台菜、中菜方面是這次米其林臺北版另一個令人關注的焦點,我們認為,只要能符合上海與香港摘星標準的餐廳,就可望獲得第一屆米其林的青睞。

 

只是根據第一屆上海版的經驗,在倉促的準備時間下,讓人詬病密探探訪的餐廳數量不夠多,像是帶著偏光鏡在看上海當地美食,漏掉許多大獲好評的高水準餐廳,第二版稍微改善這個狀況後才讓美食圈的人心服口服。

 

因此,除了中菜台菜名單之外,臺北版讓人期待的是厚度如何,上榜餐廳家數多寡,是否納入小吃推薦等等都讓人引頸期盼。

 

根據不願具名的臺北資深美食家表示,米其林指南的本質依舊是旅遊指南,在臺北的國際酒店中的餐廳依舊讓人頗具期待,無論是老字型大小亞都麗致酒店的巴黎 1930 廳或是天香樓,寒舍艾美酒店裡的寒舍食譜等等。

 

臺北版將於 2018 年第 1 季發行,目前評鑒正在進行,依據上海版本的經驗,出版前的 3 個月前付印,因此預計今年耶誕節前會完成所有密探評鑒工作。

 

根據 TastyTrip 的預估應該在中國農曆新年過後才有機會發佈名單。

 

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分享你的喜愛
marketing
marketing
文章: 1074

發佈留言

訂閱電子報

Subscribe tastytrip newsletter.

請填寫你的訂閱資料

Read previous post:
夏天一定要拜訪哥本哈根,8月瘋美食烹飪慶典

北歐人血液當中那個不斷探索、嘗試、共用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