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至14日,全球3,165家星級餐館中開業的比例為60%,前一周為50%。其中法國餐廳有了顯著的恢復,在總數628家餐廳中已有328家恢復營業。義大利從56%增長至66%,比利時恢復到84%,盧森堡所有的米其林星級餐廳都在營業。亞洲地區的情況則趨於穩定。
有些餐廳可以創造永生難忘的回憶,就如Fäviken,會在我們的生命中烙上不可磨滅的印記。去年底的耶誕節,猶記得那棵矗立在皓皓白雪中的聖誕樹,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疫情陰霾下,全球餐飲業遭遇重創:義大利疫情人數居全球首位,Da Vittorio三星主廚Enrico為醫院準備愛的三餐;美國疫情節節攀升下,川普竟然聲稱餐廳會再開門,只是會換老闆;日本大阪三星名廚米田肇發起防止餐廳倒閉請願,Florilège主廚擔心破產...
相較於共處低谷的全球餐飲業,北歐國家超大力度的現金支持和扶持政策想必令人豔羨。因而北歐廚師在疫情打擊下顯得更冷靜自持,且更強調社會互助。
在精緻餐飲界,北歐餐廳風靡世界,無人不知的Noma曾連續三年獲得世界50最佳餐廳,著名的米其林三星Geranium、Frantzén,二星Daniel Berlin,以及目前當紅的Alchemist,預訂僅開放五分鐘,所有餐位均告售罄。
中國大陸本土餐廳在世界 50 最佳餐廳(World’s 50 Best),甚至亞洲最佳 50 餐廳似乎不容易獲得評審青睞,只有以五感料理著稱的紫外線 Ultraviolet 能夠年年擄獲芳心,今年甚至是世界 50 最佳餐廳唯一上榜的大陸餐廳,也使得主廚 Paul Pairet 成為當今上海或整個中國大陸最具話題性與指標性的明星廚師。
若說米其林紅色指南是高級料理廚師的聖經,那世界50最佳餐廳則是料理界最大的 networking 派對。今年世界最佳餐廳邁入第15年,由德國 Miele 為主要贊助商,主辦方在西班牙巴賽隆納舉行了一場慶祝活動,邀集全世界重量級廚師、媒體齊聚一堂,探討食物的現在與未來以及如何喚醒世人對減少食物浪費的意識。
Noma已經收拾好行囊,離開了墨西哥的碧海與藍天。回到丹麥,他們將全心投入Noma 2.0的開幕事宜,那裡將實現終極的產地到餐桌,菜單將貼近丹麥真正的季節遞嬗:冬季是海鮮,春夏是蔬果,秋季是野味。這一路上在異國客座的經驗,相信已經為Noma所融會貫通,持續灌溉著Noma團隊與其渴求進步的心。
2018年世界50最佳餐廳地點選在西班牙的巴斯克自治區,頒獎典禮則在比斯開省首府畢爾巴鄂(Bilbao)舉行,這與當地政府支持力道有不可分割的關係。雖然有政府的強力贊助,但吸引世界50最佳餐廳的青睞絕非偶然。巴斯克地區是世界上最好的美食地點之一,“以國家而論,西班牙一直處在美食前沿,特別是具有非常豐富的烹飪文化的巴斯克地區,而畢爾巴鄂和聖塞瓦斯蒂安(San Sebastian)周邊地區更以著名餐廳與酒吧(pintxos bars)蜚聲世界。”世界50最佳餐廳集團編輯William Drew在聲明中稱。
如果厭倦了上海的冬天,就隨我們TastyTrip的腳步去拜訪永夏的曼谷吧!沐浴在陽光下的美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