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東京、香港/澳門、新加坡、首爾、上海、曼谷之後,臺北為米其林進軍亞洲的第 7 個城市,第 30個發行米其林指南的城市。至於以街頭小吃聞名的臺北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米其林欽點餐廳,TastyTrip 認為 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龍吟等呼聲最高,可望摘 2 星。
2018 年米其林紐約指南剛揭曉,從 2006 年開始戴上 3 星餐廳光環的法式料理 Jean-Georges,今年居然被摘星,跌入 2 星餐廳行列,同時也跌破眾人眼鏡。此外今年名單中最大亮點是日本料理,共有 15 家入榜,除了 3 星餐廳 Masa 之外,Sushi Ginza Onodera 今年也獲得 2 星。
上海本來就是一個東方文化薈萃之地,隨著中國經濟起飛吸引世界大廚前來發展,去年米其林登陸,更是將上海高級料理界推向競爭激烈的國際舞臺,而在黃浦江畔的上海東方文華酒店當然也不甘示弱,在香港的 Amber 連續 9 年拿下米其林 2 星同時也拿下亞洲 50 最佳餐廳中第三名的位置,上海東方文華法式餐廳 Fifty 8° Grill 也由 Amber 主廚 Richard Ekkebus 設計菜單,攜手紐西蘭籍主廚 Joshua Paris 共創佳作,也是浦東濱江的首選之一。
全世界廚師都想摘星,摘了星之後也戒慎恐懼的希望持盈保泰,但世界上偏偏就是有人希望米其林再也不要來敲門了,他主動放棄米其林 3 星榮譽,這個人就是法國大廚 Sébastien Bras,根據BBC的新聞引述,他是史上首個要求放棄米其林 3 星的法國廚師。
這一年里,餐飲網紅品牌快速崛起、美食自媒體大量湧現,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餐飲市場,《米其林指南》已經逐漸褪去了舶來品的色彩,隨著上星餐廳的經營和運作,它會從哪些維度指導中國餐飲品牌、服務的升級?又會如何影響中國饕客的消費習慣?
2017 年 9 月 20 日,米其林正式發佈第二版上海米其林指南,共計 129 家餐廳成功入圍今年的榜單,其中 30 家餐廳獲評米其林星級餐廳。第二屆上海米其林名單揭曉,可說是眾望所歸,原因無他,就是上海美食地標紫外線 ULTRAVIOLET 終於拿下米其林 3 星最高榮譽,而上海高級料理的始祖 Jean Georges 今年也拿到 1 星。去年上榜的 3 星與 2 星餐廳保持不變,一共有 30 家餐廳入榜。
自古以來許多西方人懂得欣賞日本人的優雅美學與極致的工藝技術,在許多西方繪畫與料理中經常可見和風精神,連以美學自豪的意大利人也不敵和風魅力,如意大利 3 星餐廳 Piazza Duomo 主廚 Enrico Crippa 被米其林稱 100% 使用日本的美學與細緻技術,以及在日本的意大利籍廚師 Luca Fantin 也深受和風影響,Luca Fantin 的和風洋食讓他成為日本唯一獲得米其林星級的意大利廚師。
談到西班牙巴斯克地區聖塞瓦斯蒂安 (San Sebastian) 的美食歷史,就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Martín Berasategui。以他為名的餐廳不只是巴斯克地區的代表作,更是全西班牙的榮耀。Martín Berasategui本人是擁有最多米其林星星的西班牙廚師,他將巴斯克人的美食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並在此過程中為巴斯克地區在國際烹飪舞台上建立了一席之地。
2016年米其林紅色指南首度落腳新加坡,很快一年過去了,今年 2017 最新版新加坡米其林評鑒中,法國料理常勝軍 Joel Robuchon Restaurant 仍是唯一3星,獨攬榮耀。2星餐廳7家,比去年新增1家,1星餐廳有30家,其中有11家是第一次入榜。
東京是舉世公認的美食之都,2017年有12家餐廳獲得米其林3星評級,比巴黎的10家還多,是全球米其林3星餐廳最多的城市,2星餐廳有54家,1星餐廳更是多達161家。然而米其林餐廳太多不見得是好事,代表在眾星雲集的背後,有多少被埋沒的星級廚師,等待著有朝一日也能成為舞台上的焦點。
日本大廚的身手已經在巴黎展露頭角,這幾年愈來愈多日本廚師登上法國米其林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