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celyn 專欄】福和光:溫故知新,上海經典粵菜餐廳的重生

近期返滬,每每停留不到十天就要馬上出差,只想穩穩妥妥地選擇熟悉的心頭好。然而去年開幕的粵菜福和光酒家吸引了我的注意。嚴格來說,這家餐廳是舊酒入新瓶,廚房以及前廳團隊來自於已關閉的浦香家全七福。

一走入福和光,諾大的空間感,徬彿進入舊時光,映入眼簾的是一系列的老照片,承載的是香港的流金歲月。服務以及菜品便是絲滑展開,總經理Michael Cheung (張亦基)親切溫暖的問候

誰不想中午來些完美無瑕的粵式點心呢?蝦餃,素菜餃,春捲,咸水角以及蘿蔔糕通通先來上一份,無論是蒸或是炸的點心,都讓人毫無懸念。當然每天的例湯也是不能少的。

大紅片皮乳豬以傳統炭火烤制,皮層酥脆,肉質鮮嫩,一度戰勝我的白月光北京烤鴨。另一道招牌菜炸子雞則外皮金黃酥脆,內里多汁,搭配自制醬料後更是回味無窮。

 大紅片皮乳豬

炸子雞

其他經典如枝竹羊腩煲和鮮冬筍豆苗亦深得我心。羊腩煲以慢火燉煮,湯汁濃郁,羊肉酥爛不羶,溫暖人心;冬筍豆苗清新爽口。此外,潮州大凍蟹肉質扎實鮮甜,豆腐火腩燜東星斑這類融合海鮮與傳統技藝的菜品,也體現了粵菜別種風情。

枝竹羊腩煲

豆腐火腩燜東星斑

福和光酒家對傳統有深刻的理解,又不乏現代化的細膩。每一道菜餚的用心製作,更在於兩位靈魂人物——總廚彭華友師傅和總經理Michael Cheung——將數十年積累的經驗注入其中,讓福和光成為一個既尊重歷史又面向未來的粵菜餐廳。

彭華友師傅從事粵菜已有超過40年的時間,其廚藝之路始於家庭背景的熏陶。他曾在澳大利亞和日本工作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化經驗,並在香港的福臨門與上海浦東香格里拉的家全七福中留下了足跡。他看似嚴肅,但說到做菜便滔滔不絕。他始終堅持粵菜的核心價值,注重食材的鮮美與傳統工藝的細膩表現。他認為,創新必須建立在對傳統的深刻理解之上,只有將經典菜品做到極致,才能進一步嘗試創新。

彭華友師傅

總經理Michael 則自1985年起加入福臨門,並於2005年被派往上海負責餐廳的管理工作。在經歷了品牌分割與疫情挑戰後,考慮要退休。但在熟客的邀請之下,他與團隊在2022年底攜手新老闆重新創立福和光酒家。Michael 提到,餐廳名稱中的「福「字是對福臨門的致敬與未來願景的象徵,為客人帶來熟悉又親切用餐體驗。

Michael 和彭師傅都認為,高端餐廳應該讓客人感受到家的溫暖,而不是冷冰冰的奢華。

總經理Michael Cheung

福和光從食材的挑選到服務的溫度,讓人在冬日里也可以感受到一抹的陽光。

文字: Jocelyn 華姐

圖片: 福和光

分享你的喜愛
Jocelyn Chen
Jocelyn Chen
文章: 376

訂閱電子報

Subscribe tastytrip newsletter.

請填寫你的訂閱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