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幸福路上的幸福裡內,飄香的記憶悄然登場。試營運不久的法式烘培坊 Luneurs 每日吸引眾多客人來訪,團隊成員皆來自法國各地,每個人都有著相似的故事或工作經歷,充滿歡笑和熱忱的合作模式,為店裡營造出放鬆的親切感...
首屆《廣州米其林指南》之中,一共入選了 8 間餐廳,三星和二星皆空缺,僅有8家餐廳獲得一星,可能是史上最薄的一本米其林指南...
Johnston Teo 本身是一個相當謙虛、努力的人,在新加坡長大無從機會學習所謂的四季食材樣貌,因此他必須自學。Johnston Teo 的料理就是融合,混搭,不是西菜也不是中菜,他稱為現代亞洲料理。
屢獲殊榮的秘魯利馬餐廳Central主廚Virgilio Martinez Véliz宣佈在7月底於香港開設餐廳ICHU Peru。Virgilio Martinez本次與迪拜餐飲集團Bulldozer Group合作,以個人名義于亞洲開設首間餐廳。餐廳將以氣氛輕鬆的小餐館為主題,呈獻現代秘魯料理的同時,也不忘利用傳統烹調技術炮製出地道風味。
座落在上海靜安區興業太古裡,由義大利設計師打造的鏞舍服務式住宅,漂亮的現代設計風格結合上海本地東方韻味,一開業就非常吸睛,而在鏞舍公寓式酒店一樓,一家由上海知名義大利主廚 Stefano Pace 掌舵的地道義大利餐廳 Frasca。Frasca 是 Stefano Pace 繼與法租界 DOC 結束合夥關係之後的最新嘗試,一樣備受矚目。Pace 同樣將地道的義大利精神帶到 Frasca,只是這次整體風格更為精緻,口味上更加清新健康,像是一個歷經多年洗煉一身繁華後的新義大利料理。
一直非常喜歡香港奕居(The Upper House)寬闊的視野,以及低調的空間感,對於寸土寸金的香港而言,說是世外桃園,也絕對沒有人不同意。一聽說上海的姐妹酒店鏞舍(The Middle House)開幕的消息,我也雀躍地在 Booking 上訂了三個晚上來試住。
當料理不只是溫飽,而是一場更高層次的藝術創作展演時,作為一名成功且知名的廚師,門檻也愈來愈高,但也是因為這樣,才能讓滿腔熱血,又處在創意爆發期的年輕廚師容易展露頭角...
米其林指南全球第 30 個城市臺北名單今午揭曉,3 星大贏家為粵菜餐廳頤宮 La Palais,2 星餐廳 2 家,1 星餐廳 17 家。日式料理仍受青睞,台菜也脫穎而出。米其林上周公佈必比登推薦名單之後,今天推出眾所矚目的星級餐廳名單,在國際上早就聲名大噪的 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 喬爾盧布松法式餐廳摘下 1 星,臺北祥雲龍吟也不負眾望摘下 2 星。
以評選星級餐廳聞名的米其林來到臺灣,在第一版《臺北米其林指南》正式發佈的前一星期,率先公佈榮獲「必比登推薦(Bib Gourmand)」的美食餐廳名單。「必比登推薦」是米其林頒發的一項殊榮,這些餐廳提供極具性價比的美食。首屆「必比登推薦」名單涵蓋了 36 間餐館和店家,其中有 10 間來自臺北著名的夜市。
日本 3 星餐廳柏屋 Kashiwaya 主廚松尾英明,去年 7 月將自己的鋒芒,透過日本割烹料理形式以較親民的價格,進駐香港喧囂的尖沙咀海港城地下樓層一隅,HAKU 的概念是他的傑作,但真正站在料理臺上的卻是一位來自阿根廷的主廚 Agustin Balbi,在一個典型的日式餐廳由一派親和的外籍主廚掌舵,畫面雖然有些違和,一旦看到眼前的餐盤作品,就會知道 HAKU 的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