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還是學生黨時,胖鴨子便已名聲在外:2004年成為全英國第三家米其林三星餐廳;2005年還獲得聖培露世界50佳餐廳(World 50)榜單的第一名(當然,那時候這榜單更是偏狹至極)……某份實習時認識一個在英國讀書的朋友,她向我們描述了在胖鴨子的用餐經歷。印象最深的便是海螺中的iPod,食客在品嘗這道菜時,要戴著耳機傾聽海洋的聲音。轉眼間很多年過去了,當我坐在桌邊拿起耳機的那一刻,又想起了當年的那場閒聊……
清晨從Castello di Santa Vittoria旅館房間窗口看出去,意大利Piemonte的葡萄園的優美線條在曉霧的輕紗里起伏,更遠處,是亞平寧山脈背景,幾天前剛降了雪,白色山頭浮在天際。視野里漸層的灰,黑與白,讓風景看起來像一張漂亮的黑白照片... 如果不是天空開始漸漸變藍的話。
2017 年亞洲 50 最佳餐廳頒獎典禮於上個月 21日在曼谷圓滿落幕,一如既往地讓所有人都意猶未盡,對所有產業內的人而言,就像埋頭苦幹了一年,最後以一場狂歡舞會作結,除了抱回獎項之外,在主辦單位為期兩天的活動平台上,讓業內人士做足了業界交流,若以交流意義來看,亞洲50 最佳餐廳仍然非常成功。
其實"被詛咒的廚師"不是只有離開AD的這幾位,近幾年最為食評家和媒體打抱不平的要算四季飯店Le Cinq餐廳前主廚Eric Briffard.他從Hôtel Vernet被挖過去四季後,功力大增,表現判若兩人,他在Le Cinq的那幾年 (2008-2013)得到的評價超過許多老三星。和JFP一樣的命運,年年都被點名三星,但是年年落空。2014年他心灰意冷離開餐飲界去藍帶教書了.他的離去是許多人(包括我)選巴黎餐廳時一個不小的遺憾。
二月份Tastytrip在曼谷嘗試亞洲最佳50(Asia's 50 Best)名單上的多家餐廳,有驚喜,有讓人失望,透過飲食來瞭解當地文化,無論喜愛與否都是一種經驗的累積。食旅家Peray在曼谷負責為我們解說每一餐,現在透過他的相機,我們一道一道的回味在Gaggan用餐的體驗 。
話說2月9日是法國版米其林的正式公佈日期,廣受期待。尤其是今年保密功夫到家,滴水不漏,謠言滿天。發表會隔天,米其林在其官網上發佈了全法國星級餐廳的分布圖。有家小餐廳拿到一星,buffet午餐12.5歐元吃到飽。有沒搞錯?當天餐廳收到一堆訂位要求,電話被打爆了。
涵蓋26個區域的亞洲 50 最佳餐廳(Asia’s 50 Best )評選今日(21)於曼谷揭曉。在 318 名匿名評審經過18個月查訪之後,冠軍再次由Gaggan摘下,連續三年雄踞第一。日本、泰國、新加坡今年各上榜 9 家,但中國大陸今年只有 2 家入榜,其中 Ultraviolet 榮獲第 8 名。而新入榜餐廳多達 10 家,代表名單汰舊換新速度也非常驚人。
第三屆涵蓋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冰島等五國的北歐米其林指南 (Nordic Guide) 剛剛(2017.2.22)揭曉,今年共有 58 間餐廳入榜,3 星榮耀仍然為丹麥哥本哈根 Geranium 與挪威奧斯陸的 Maaemo 蟬聯。今年名單不包含暫時熄燈的新北歐料理精神始祖 Noma。
被低估的顶尖餐厅一直在,德国不喜欢张扬奢侈文化,然而愿意花钱享受精致料理,支持着这些米其林大厨们的美食爱好者愈来愈多。
米其林在歐洲歷史悠久。西班牙更是全球美食界天才的樂土,眾多的星級米其林餐遍布於西班牙的大小城市。去年11 月 23 日,2017年西班牙米其林餐廳評選活動在 Girona 的 Mas Maroch 舉行的米其林指南發佈會上謎底揭曉。這次發佈會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個國家一起揭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