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創造一個空間,以精緻地道的日本料理為媒介,使這裡成為能和朋友、家人一起度過美妙時光的地方。無論這個地方在哪裡,每當想起,總會想邀上親友再度探訪的地方。當你記住這裡的味道,腦海中浮現出的不只是料理,還有這裡的人、這裡的氛圍。”
談到西班牙巴斯克地區聖塞瓦斯蒂安 (San Sebastian) 的美食歷史,就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Martín Berasategui。以他為名的餐廳不只是巴斯克地區的代表作,更是全西班牙的榮耀。Martín Berasategui本人是擁有最多米其林星星的西班牙廚師,他將巴斯克人的美食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並在此過程中為巴斯克地區在國際烹飪舞台上建立了一席之地。
東京是舉世公認的美食之都,2017年有12家餐廳獲得米其林3星評級,比巴黎的10家還多,是全球米其林3星餐廳最多的城市,2星餐廳有54家,1星餐廳更是多達161家。然而米其林餐廳太多不見得是好事,代表在眾星雲集的背後,有多少被埋沒的星級廚師,等待著有朝一日也能成為舞台上的焦點。
日本大廚的身手已經在巴黎展露頭角,這幾年愈來愈多日本廚師登上法國米其林榜單。
Noma已經收拾好行囊,離開了墨西哥的碧海與藍天。回到丹麥,他們將全心投入Noma 2.0的開幕事宜,那裡將實現終極的產地到餐桌,菜單將貼近丹麥真正的季節遞嬗:冬季是海鮮,春夏是蔬果,秋季是野味。這一路上在異國客座的經驗,相信已經為Noma所融會貫通,持續灌溉著Noma團隊與其渴求進步的心。
有些東西再怎麼熟悉透明,任專家再如何解釋明說,總還是保有著一絲神秘感。白松露就是其一。
白松露既朴質又華貴,它禁不起烹調處理,只能素顏對人。而它的素顏,又往往被當作一襲錦繡華服,一旦披上身,身價陡增。但是任何試圖增加其奢華表像的做法,往往只是減損其丰姿;而任何想改變其樸質本色的處理,都只會減損其價值。
從法式餐廳Franck Bistrot、旁邊法式麵包店 Farine、到漢堡店Rachel’s、WIYF排隊霜淇淋、咖啡館Grains、可麗餅店Far-West,將上海武康街妝點得宛如法式生活一般高水準的Franck Pecol,到上海發展12個年頭,應該完全沒想到在自己一生事業如日中天的當下,一夕之間成為眾矢之的,他在武康街一手建立起來的法式樂園也頓時成為一場夢一樣,消失的無影無蹤。
位於香港的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2011 年迎來全球唯一義大利本土之外,獲得米其林 3 星的義大利餐廳頭銜,要知道,義大利本土也才僅僅只有8家三星餐廳而已。
2016年上海第一次迎接米其林評選,進駐上海邁入第 6 年的 Otto e Mezzo 榮獲 2 星,讓兩位來自義大利的主廚喜出望外,Otto e Mezzo 賣的是義大利經典菜,是想要一探或是回味義大利經典料理的一扇任意門。
去Fäviken更像是美食朝聖,這段經歷和食物是令人驚嘆的。但不僅僅是這些食物。如何抵達這裡、學習文化、廚師的技藝,都使這段經歷變得獨一無二。選擇8人Sharing table ,依舊是非常正確的決定,天知道你會遇到哪些跟你一樣為了美食(不擇手段)翻過千山萬水的同好。
在我還是學生黨時,胖鴨子便已名聲在外:2004年成為全英國第三家米其林三星餐廳;2005年還獲得聖培露世界50佳餐廳(World 50)榜單的第一名(當然,那時候這榜單更是偏狹至極)……某份實習時認識一個在英國讀書的朋友,她向我們描述了在胖鴨子的用餐經歷。印象最深的便是海螺中的iPod,食客在品嘗這道菜時,要戴著耳機傾聽海洋的聲音。轉眼間很多年過去了,當我坐在桌邊拿起耳機的那一刻,又想起了當年的那場閒聊……
清晨從Castello di Santa Vittoria旅館房間窗口看出去,意大利Piemonte的葡萄園的優美線條在曉霧的輕紗里起伏,更遠處,是亞平寧山脈背景,幾天前剛降了雪,白色山頭浮在天際。視野里漸層的灰,黑與白,讓風景看起來像一張漂亮的黑白照片... 如果不是天空開始漸漸變藍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