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高級料理界目光總是不離米其林三星餐廳與世界名廚,但其實隱於各大城市的眾多米其林一星餐廳才是一個城市飲食文化的寶藏。這次在香港我們就發現一間餐廳名叫TATE Dining Room & Bar
香港米其林1星餐廳VEA Restaurant & Lounge今年首度擠入亞洲50最佳餐廳,拿下第34名。這幾年在年輕主廚鄭永麒Vicky Cheng主掌下,VEA表現確實突飛猛進,無論是料理手法的精緻繁複程度、美感層次、服務品質與設計上都非常成熟。
看到天使兔寫的這篇文章,很想分享給大家。記得17年初和客戶吃完壽司之神去串駒,暢飲十四代,後來串駒越來越火,如今預定都變困難了。據我所知,店裡比較少見的酒主要提供給熟客,如果遇到不能開酒的情況,也請見諒。
澳門永利皇宮推新作,由江振誠擔任創意廚藝總監,找來江振誠在新加坡Restaurant Andre期間的大弟子Zor Tan擔任行政總廚,將川菜風味推上澳門這個文化多彩的舞臺。
位於義大利與奧地利交界的阿爾卑斯山脈,是北義大利的瑰寶,是許多義大利人、奧地利人的夏季避暑勝地,也是冬季的滑雪天堂,因此山間不乏高品質的住宿選擇,但是座落在山頂上坐視巒山,視野所及的範圍內是一片空無,這樣擁有環景視野的住宿就不多見,而我們這次來到的 Terra-The magic Place 就是一家這樣的旅館。
上海進入了一年中最美麗的時期,法國梧桐葉的嫩綠也點綴了這座城市,上海餐廳已紛紛開門營業,趁著這個人生中特殊的“禁足時期”,我走訪了上海三家去年12月才開業的幾家“新”餐廳。這些餐廳去年底剛開幕還沒完全跟市場接軌,便尷尬地遇上疫情。經歷幾個月休整重新開幕後,是這個春天值得在上海拜訪的新店。
隨著旅遊與專業領域的跨國交流愈來愈頻繁,跨界與創新融合成為主廚的個性與功力展現舞臺,因此在高級料理當中所謂的融合菜也愈來愈多,由於法國菜系仍然被公認為料理之母,因此我們多半看到的融合菜都有法國料理的基底,最常見的就是日法融合,不過我這次到義大利米蘭,卻驚異的嘗試到中國結合義大利菜的浪漫組合,而背後掌廚的廚師就是在中國一躍成名的青年才俊劉暢。
一種傾聽四季,並按照節氣規律來安排生活的地方,大概全世界莫過於京都了。京都傳承日本千年累積下來的禪風文化,形成自己的獨特底蘊,體現在方方面面。而這種遵循自然的不強求方式,加上禪意美學的呈現,使得京都的料理世界聞名。這次有機會來到最能代表京都薈萃的三星餐廳「未在」,真正體驗到何謂日本職人的待客之道,在細節處的確充滿著震撼。
品嘗川菜師傅蘭桂均的菜肴,就像是一頓川菜懷石,溫潤而純淨。據聞有日本客人吃得太開懷,用餐當下唱起歌來...一般我們對川菜的印象,不出辛辣重鹹重油這些下飯的角色,但其實這只是川菜百種滋味的其中一種,即所謂的江湖菜。其實川菜也有溫和細緻、講究食材原味的醇厚,特別是在上等官家呈現的更是這些講求細緻功夫的菜色,而在成都聞名遐邇的川菜師傅蘭桂均做的就是所謂文人的川菜。
談到義大利甜點,除了提拉米蘇為人知曉外,在國際舞臺上可能就沒有如料理般那麼讓人印象深刻,但卻有一名義大利人在日本把甜點做到如精品一般,現在在東京寶格麗的Il Ristorante Luca Fantin擔任糕點主廚,出神入化的融合法式料理與義大利靈魂,創造出符合日本人極致精神的甜點,成為糕點界的明日之星,這個人就是Fabrizio Fiora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