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回應可持續發展趨勢,高端餐飲界已經通過多種方式來鼓勵食物鏈實現可持續性。作為一名美食愛好者,這幾年我也開始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實踐可持續性生活,時日一長已成為一種習慣。
不風流但倜儻而有“上海先生”之稱的朱俊,六年前在上海創立食廬打出 “新淮揚菜”名號,至今已成為上海淮揚料理的代表,朱俊過去一直管理高端食肆,以親民的食廬為起點,回看過往六年步步穩紮穩打,而食廬的未來發展也令人期待。
作為一名消費者,或許還在學習吃更多中菜的路上,但目前感受到真正打動人心的餐廳並沒有想像中的多,未來更不希望看到大多精緻中餐廳的菜品都長得一樣,這才是深切真誠的肺腑之言。
當國際旅行能夠重新開放後,我最想造訪的7間餐廳,皆有著獨特的裝潢氛圍、產地特有的珍饈食材、它們之間最大的共同特色是都有著不可複製的特性,非要您親自飛一趟才能朝聖、解饞。
這次來到雲南,才深深感受到雲南是世界級寶藏,簡直像神一般的存在。
奉天小館現在已成為了東北菜頂級餐廳的代表,背後的故事絕對不只是盈利那麼簡單,一部分是使命感驅動,讓東北菜文化與食材借助飲食而發揚光大。
主廚快閃餐廳,一個不賺錢的模式為何人人想做?主廚快閃餐廳仍有存在價值,它具備孵化器的功能,對產業幫助很大,因此中國仍需要有一個這樣的模式存在。
Ensue的格局立下了一个新标竿,它的风格也是中国独一无二,发挥磁吸效应,带动深圳新一代餐饮人团结让当地高端餐厅进入百花齐放。
無國界是個令人困惑的詞彙,在任何餐廳看到這樣的字眼只會懷疑,專精在何方?
北京烤鴨名店晟永興在摘下米其林後一舉進滬,座落在上海外灘五號。主理人王河有著妙不可言的哲學家風範,對所有食材甚至吃的學問追根究底,以不疾不徐的姿態來到上海,因為他知道這次他賣的不只是烤鴨,而是有著將京魯菜推往更高層次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