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之間亦師亦友,甚至能相知相惜,時常成為人間佳話,而在餐飲界師徒關係很多,但競爭關係也不少。但能因彼此的價值觀與才能而互相欣賞,成為畢生摯交更難能可貴。
疫情之前,一年飛行70趟 ,每年大約拜訪200家米其林餐廳。這樣的生活你還想重來嗎?
這次來到有巴黎小酒館之稱的L’Avenue,隱身在深圳繁華中心商業區的一座獨棟建築里,有些細微的巴黎風,氣氛稍微更細緻一點,L’Avenue更有自己的個性靈魂。在主廚Arran McCredie打理下,將法式傳統鄉村菜以近乎Fine Dining的標準來呈現。
再訪萊美露滋,時間是禮物,行政主廚Yann Klein對中國風土瞭解更深,更能善用本地食材,一餐下來宛如聆聽了一場循序漸進的交響樂,讓我感覺當下的美好。
飲食如何才能讓人感到舒心沒有統一標準,但晴空在料理上採溫和的作風,大道至簡,重視季節食材運用,符合我的飲食觀,加上毫無壓力的空間感與服務,去一趟至少能帶來片刻寧靜,滋潤五感,每周拜訪也不覺有壓力的地方。
原來暮然回首經典才是最美,MMB必須列入我每月拜訪清單。
在中國有一個時期,一個地方,一種文化,一種餘裕以一杯茶的時間消除所有塵世屏障,面對料理能嘗、能品,讓時間緩慢流逝。南興園創辦人鄧華東就將舊時川人眼中的「南堂」包席在上海複製,讓中菜Fine Dining一樣細膩款待的儀式重見天日。
UV 10週年的目標是UVD。過去四年一直想做這件事,但一直被其它事打斷。
為回應可持續發展趨勢,高端餐飲界已經通過多種方式來鼓勵食物鏈實現可持續性。作為一名美食愛好者,這幾年我也開始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實踐可持續性生活,時日一長已成為一種習慣。
不風流但倜儻而有“上海先生”之稱的朱俊,六年前在上海創立食廬打出 “新淮揚菜”名號,至今已成為上海淮揚料理的代表,朱俊過去一直管理高端食肆,以親民的食廬為起點,回看過往六年步步穩紮穩打,而食廬的未來發展也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