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在上海靜安區的璞麗酒店,已開業十幾年,但鬧中取靜,經典雋永,而酒店內的斐霓絲餐廳,連續六年獲得米其林一星,最近找來法籍新主廚Ugo Rinaldo,有別於前任主廚濃烈的南法風味,新主廚的菜品一樣有著法式傳統功夫菜,不過更加輕盈。
飲食如何才能讓人感到舒心沒有統一標準,但晴空在料理上採溫和的作風,大道至簡,重視季節食材運用,符合我的飲食觀,加上毫無壓力的空間感與服務,去一趟至少能帶來片刻寧靜,滋潤五感,每周拜訪也不覺有壓力的地方。
原來暮然回首經典才是最美,MMB必須列入我每月拜訪清單。
UV 10週年的目標是UVD。過去四年一直想做這件事,但一直被其它事打斷。
奉天小館現在已成為了東北菜頂級餐廳的代表,背後的故事絕對不只是盈利那麼簡單,一部分是使命感驅動,讓東北菜文化與食材借助飲食而發揚光大。
北京烤鴨名店晟永興在摘下米其林後一舉進滬,座落在上海外灘五號。主理人王河有著妙不可言的哲學家風範,對所有食材甚至吃的學問追根究底,以不疾不徐的姿態來到上海,因為他知道這次他賣的不只是烤鴨,而是有著將京魯菜推往更高層次的使命。
Fine Dining 的西餐主廚們願意憑著精湛的訓練與才華,挑戰中式頂級食材,我們也應該給予開放的態度來欣賞,在這片土地上演化出新的菜品,讓西餐在中國也能演化出一道新的風景
小酒館在近幾年成為中國本地海歸派年輕人的舞台,這些本地青年找到中國市場龐大的餐飲市場剛需,讓小酒館不只賣酒,還加上撫慰人心的精緻料理。所以即使在疫情當下,社交距離成為潛規則之際,這類小酒館也依然繼續發光發熱。
我們臨時起意請司機先生載我們在城裡逛逛。抵達才發現忘了6月2號是義大利國慶。民宅區域街道十分的空曠。索性請司機先生帶我們到Julia推薦的羅馬式pizza (pizza al taglio)。她前年來羅馬吃了一輪pizza al taglio。最想念的是這些看似單純卻不簡單的pizza。
沉澱3年後,於去年底公佈的2020曼谷米其林榜單中,有一家餐廳打破講究傳統排場的米其林評審眼光,以家庭式小吃店之姿躍升為米其林星級格局,連續保持3年米其林1星,引起眾人矚目,這家餐廳就是在曼谷舊城,以賣蟹肉蛋捲聞名的小吃店Jay F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