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国界是个令人困惑的词汇,在任何餐厅看到这样的字眼只会怀疑,专精在何方?

- 食达专栏, 产业报告, 中国大陆, 餐饮人物, 美食旅行, 上海, 中国大陆, 产业报告, 美食旅行, 食达专栏, 餐饮人物
北京烤鸭名店晟永兴在摘下米其林后一举进沪,座落在上海外滩五号。主理人王河有着妙不可言的哲学家风范,对所有食材甚至吃的学问追根究底,以不疾不徐的姿态来到上海,因为他知道这次他卖的不只是烤鸭,而是有着将京鲁菜推往更高层次的使命。
汤头使用鲜嫩黄油鸡、大片花胶、猪筒骨,加入南瓜汁熬煮让汤汁成为金黄色泽,味道浓郁,滋补养身,没有油腻感,更重要的是一点都没有吃一般快煮面的罪恶感。汤里还有苏北草鸡与羊肚菌,我特别爱羊肚菌,出现在快煮面这样的产品中是一种奢侈的惊喜。
武田主厨的菜品内容都传达出极高的复杂度,但每样食材又能互相辉映,铺陈出鲜美的滋味。菜单设计上更是蕴含起承转合的惊喜,几乎九成的菜都让人惊艳。
Fine Dining的西餐主厨们愿意凭着自身精湛的训练与才华,挑战中式顶级食材,我们也应该给予开放的态度来欣赏与尊重,在这片土地上演化出新的菜品,也有益于中国西餐本地化的前景,让西餐在中国也能演化出一道新的风景。
「武田健志」主厨于2017年底结束了位于东京麻布十番的米其林一星餐厅《Liberte a table de TAKEDA》后,曾到台湾旅行,因为感觉高雄与故乡横滨很像,于是在受到高雄建商「国城建设」的邀请下,2020下半年在豪宅建案「定潮」的一楼开设了正统法式料理《Liberté》。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疫情当前,今年的确关注程度不如以往。不只是米其林,全球所有的美食指南都陷入窘境,是应该继续,或是暂停,毕竟对米其林指南而言,一个世纪长的荣耀,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停刊,岂能是新冠疫情所能阻挡的。
小酒馆在近几年成为中国本地海归派年轻人的舞台,这些本地青年找到中国市场庞大的餐饮市场刚需,让小酒馆不只卖酒,还加上抚慰人心的精致料理。所以即使在疫情当下,社交距离成为潜规则之际,这类小酒馆也依然继续发光发热。
他们的菜品繁复,还有着纤细优美的特质,美学对于厨师来说的确日益重要,但很难明确说出他们的料理风格。DeAille自己也说他们的料理或许就如Obscura一样的玄幻、抓不定,很难定义。用心的人可能需要花点时间才能理解他们的料理含义,也由此可见他们两人为了如此的繁复付出了多少代价。
Guy Krenzer是货真价实的法国国宝级大师,为了法国雷诺特LENÔTRE在中国上海新天地首店,11月飞入上海隔离十四天。即使不熟悉法国餐饮业的人都知道雷诺特这个名字。在法国人眼中,它是高级甜点熟食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