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星级餐厅5X家,相较去年增加了X家,其中三星2家,分别为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和泰安门;二星X家;一星X家,新晋X家,XX家由一星升为两星。
庄司夏子今年才33岁,过去在东京代官山法式餐厅Le Jeu De L'Assiette工作过,后来到二星法式餐厅Florilège工作三年,成为餐厅副主厨,2014年决定创业。以著名的芒果塔一战成名,她从小餐厅做起,起初仅开设接待四人的介绍制餐厅,2019年底才扩大到六人座。第一次见到她是在香港,当时品尝过她著名的芒果蛋糕。她曾在媒体上提到许多的创造灵感来自于流行精品品牌,当然,她也造就了自己成为美食圈中的时尚品牌,至少是trendsetter。
在30年代左右精致台菜盛行,殖民时期北投温泉一带就有很多酒家菜,但现在谈到台菜印象不外乎街头小吃,以及简单的家庭料理,精致手路菜肴几乎失传。永丰余集团不只投入耳熟能详的有机农产,包含在上海著名的Green & Safe。投资台北山海楼,就是为了找回30年代华丽台菜宴席的手路菜,他们追本溯源,找来入行近30年的台菜师傅蔡瑞郎(郎师),他曾经师从日据时代台湾四大酒家之一的蓬莱阁师傅黄德兴,传承了30年代数十道台菜,堪称老台菜传人之一,此外还到台南向台菜专家黄婉玲老师请益几道复古台菜。
近几年在亚洲家宴风气渐淡,可能是都市住家面积愈来愈小,又趋向外食之故。我本来就是喜欢在家中请客的人,但自从成为美食工作者后,生活工作都离不开美食,加上对宴请的标准更高与强迫症个性,不愿意随意宴客。
十月中参加台北Fika Fika Cafe老板James的家宴,又勾起我对家宴的情感。赴宴前一个月收到邀情,几天前才得知地点,当天到了南港一处不起眼的厂房后通知主人,不一会眼前铁卷门缓缓拉起,主人身影跟着缓缓浮现,整个过程有一些神秘的趣味。
萩本郡大(Kuni San)从小因日本烹饪节目立志做厨师,享受为家人做饭的愉悦。20 年厨艺生涯中 8 年时间待在意大利。5 年前我在Torino的 Condividere用餐时巧遇他,当时他在米其林一星餐厅 Ristorante Tokuyoshi 担任副厨。他也待过意大利波隆那近郊一家我非常喜欢的传统一星馆子 Trattoria da Amerigo,受过传统与现代意式料理的熏陶。
粤菜讲究功夫菜,没有标准流程,作为粤菜厨师需要经年累月的苦熬,才能掌握精髓,呈现传统粤菜本色。而来自香港,出身粤菜黄埔军校之称的香港利苑,累积超过三十年经验的主厨邬海明,2019年主掌台北晶华轩三年来,难以置信的没有摘星,许多中西餐名厨已是座上宾,说是无冕之王,也是我心中台北最佳粤菜餐厅。
之前朋友说过,这个时代明星想当厨师; 而厨师想当明星!电视上的厨师有很多商机:例如贴牌粽子跟月饼以及各类大众食品。甚至可以拍摄电视节目,甚至拍摄真人秀。
对英国餐饮界而言,高级餐厅也不怕物价高涨,更担心的是缺工,有些高级餐厅因人手不足被迫减少桌数,导致热门餐厅更是一位难求。
十月随着亚洲各地不需再隔离,许多人已做好出国旅行的计划。而一直很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伦敦,在英镑贬值下,加上英女王过世所带来的新闻效应,成为开放后热门的旅行目的地之一。
再度拜访台北的祥云龙吟,不变的是,等待用餐前,冰镇的金萱乌龙茶,带着微微的奶香气息的回忆。
不同的是,明显的感受到主厨稗田良平(Hieda Ryohei)更加的开放,菜品有更明显的个人色彩,呈现的“台味”也更明显,自我放飞。
外卖仍然是在这个受诅咒的年代必需的生存之道,已经走过疫情的国外高端餐厅有很多外卖的成功案例,甚至成为永久性服务,他们走过的路可成为上海餐饮业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