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ston Teo 本身是一个相当谦虚、努力的人,在新加坡长大无从机会学习所谓的四季食材样貌,因此他必须自学。Johnston Teo 的料理就是融合,混搭,不是西菜也不是中菜,他称为现代亚洲料理。
对于Instagram上许多世界级名厨都难以企及的粉丝人数,以及目前被全球甜点界争相模仿的作品,以Cedric只是一个32岁的酒店甜点主厨来说,他可说创造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将传统价值重新包装的让人的是幸福,日本东京有一家店,心服口服,这家店就是米屋「Akomeya」。位于银座的 Akomeya 有着全日本最好的米,店内贩卖日本全国各地 20 种以上的优质大米,与米有关的商品在店内应有尽有。这家店贩卖的不只是一件件实用的商品,更是对生活的讲究,是一种态度。
Ferran Adrià 参与规划作业的新餐厅Condividere将于意大利北部城市杜林Torino的咖啡大厂 Lavazza 新总部里头,将以非正式的概念经营,不会有一般高级料理餐厅提供仪式性且正统的 Tasting Menu,而是塑造一个意大利家庭悠闲的周日午餐传统,意义在陪伴、分享,满足人们对食物的质量需求与热爱。
座落在上海静安区兴业太古里,由意大利设计师打造的镛舍服务式住宅,漂亮的现代设计风格结合上海本地东方韵味,一开业就非常吸睛,而在镛舍公寓式酒店一楼,一家由上海知名意大利主厨 Stefano Pace 掌舵的地道意大利餐厅 Frasca。Frasca 是 Stefano Pace 继与法租界 DOC 结束合伙关系之后的最新尝试,一样备受瞩目。Pace 同样将地道的意大利精神带到 Frasca,只是这次整体风格更为精致,口味上更加清新健康,像是一个历经多年洗炼一身繁华后的新意大利料理。
Thomas Frebel 原本是 Noma 的研发主管,在 Noma 资历已经有十年之久,由于 Rezepi 如此看重食材的实验,Frebel 想必是他的手下大将,也难怪外界会将他还没正式开幕的新餐厅Inua,先冠上 Noma 海外分店之名,以新北欧料理海外扩张来看待他的作品。
身边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除了对于吃很执着之外,也一直朝着拍美食纪录片的方向前进。跟朋友拍过厨师相关的短片之外,也一直对于各个美食纪录片几乎都没有放过手掌心,无论是近期声名大躁的主厨餐桌一直到老牌 BBC 所制作的纪录片,都没有错过。
当料理不只是温饱,而是一场更高层次的艺术创作展演时,作为一名成功且知名的厨师,门坎也愈来愈高,但也是因为这样,才能让满腔热血,又处在创意爆发期的年轻厨师容易展露头角。特别是在高级料理发展较晚的亚洲,在外籍厨师引领加上全球化知识无国界,让当地年轻人有机会早点起步,这次我们要介绍的就是拿到香港米其林 1 星的 VEA,主厨郑永麒 Vicky Cheng 今年只有 32 岁,第一眼给人的印象是个阳光大男孩。
我几乎是花了两天的时间,欲罢不能地把这本书看完,心中也默默的告诉自己,之后要一一拜访书中尚未去过的餐厅。一直以来几乎并没有非常令人满意的、关于介绍日本主厨的外语书存在。对于东京美食精致餐饮有向往的读者们,这几乎是不应该错过的一本书,充满艺术性的照片带着个人的情感,文字却很内敛,以一种冷静的视角来旁观主角的叙述,而主厨们的回应有些回忆却是包含深深的情感。
若能跟着世界名厨一起工作,相信是许多年轻厨师正式踏上职业生涯之前,第一个美梦成真的事情。虽然现在世界知名餐厅的实习机会很多,但是能够拾起行囊远赴他乡与名厨肩并肩工作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这条路上要准备的功课很多,由于太多人问我这类的问题,所以我决定在这里把我的看法一一说明清楚。